返回

机械大佬魂穿理科学霸:开局起飞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72章 要干大事啊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梨没说,取代一部分警察才是最好的。

    机器人连接监控,实时查看街道。

    一块区域一个机器人就够了。

    出警效率高不说,预防犯罪发生绝对是没问题的。

    人困了累了乏了,会打盹,机器人不会。

    比如偷窃之类的,可能不需要失主报警就能第一时间处理。

    反观现在报警,多数百姓需要看警察脸色,有的地方还需要送礼才办事,效率也不高,如果换成机器人,大家沟通上没那么紧张,处理事情的效率高且不存在徇私枉法。

    江天臣心动。

    这是跨越了几个步骤,直接抵达终点。

    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,那就是那些被迫背井离乡的人返回家乡后,靠什么赚钱?怎么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回去家乡。

    土地返税?还是耕地补偿?是不是可以尝试按人口补贴?好像也可以根据收获的粮食产量来补贴。

    如果他们都回乡,那二三四线城市直接迅速发展,不用政府去铺路。

    一线城市机械化赚的钱,足够补贴农村,甚至可以用来开发太空。

    就是这跨越幅度太大了,需要仔细想想。

    曾梨动了动鼻子,闻到很好闻的青草香,闭上眼睛享受了这片刻宁静后才继续开口:“可以先从公务员开始尝试。”

    “是普通人民群众较难接触到的岗位,也能当一个缓冲,过渡期。”

    江天臣震惊地看着曾梨。

    真不是演戏。

    这招有点狠,多数公务员都是中产家庭,他们的收入来源离不开工作,这个政策会让大量的中产家庭返贫。

    真敢说啊,那些人得恨死曾梨。

    可这真的就是国家目前需要的。

    只要自己抓一些大贪官,让不良企业倒闭,富商查税,给更多普通又有能力的人机会,国家经济就可以实现重新洗牌。

    江天臣看向镜头:“老了,是应该多给年轻人机会。”

    这段谈话藏着许多内容。

    也给了很明显的提示。

    能看明白的,可以选择趁早回家乡发展,因为小地方资源有限,管你在大城市混得多好,回到家乡在有限的资源圈里,就是要重新开始。

    可两者是矛盾的,看得见这个问题的人,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打拼下来的事业,这群人也不是一线城市要淘汰的人。

    这些讯号,就看你看新闻的时候,能悟出几分意思。

    实在愚昧又没有天赋的普通人,也没必要焦虑这次洗牌。

    就是这么残酷又现实。

    多数有能力的人通过实现自我价值,生活越来越好,对社会贡献越大,对国家越有用,自然会越好。

    而平凡又普通的老百姓…

    国家能出手把医疗这块整顿好,对他们来说,就是最大的福利。

    别的红利想吃,要么命好要么得脑子好。

    科技城是曾梨用来打响第一战的地方。

    江天臣以为自己在推着曾梨走,实则建造科技城的时候曾梨就想过这个可能性。

    当晚新闻联播播出去,大家才知道主席在G省,曾梨没意外,被一些人骂了。

    这是未来趋势,躲不掉的,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,不可能国家进步的同时拖着无数底层人一起进步。

    就跟让青壮年外出建设祖国一样,不可能给你创造一个能携带老人或者孩子条件,这样会拖后腿,所以只能让他们成为留守老人,留守儿童。

    等发展起来了,才能出这方面的政策,让外出的打工人实现拖家带口。

    曾梨不在乎那些骂名,这是自己坐江天臣位置的代价。

    需要有人去做这些。

    江天臣也只能选择曾梨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波仔等人收到通知,工厂搬迁,降低待遇,去小地方开厂,招收本地人员优先,看似待遇降了,但是在自己家附近,不用房租,不用离开孩子,很多人还是愿意回去的。

    曾梨带头这么做。

    有的企业跟上,有的企业暂时按兵不动。

    这个变动的好处就是全国各地开始修路。

    要想富,先修路。

    工厂的产品生产好,需要运输出去。

    曾梨也不可能一直倒贴钱。

    在全国开了连锁便利店,有工厂的地方就有便利店。

    工厂全部交给机器人统一管理,管理层机械化,没淘汰员工,真的全靠良心。

    波仔成了连锁便利店的主管人加采购。

    而便利店,统一用机器人。

    机器人的用量上来了,招财回去首都生产。

    现在曾梨身边没有机器人,如果要对付曾梨,这是很好的机会。

    曾梨也在等,想看看有没有人先动手。

    江天臣回到首都后,研究政策。

    跟曾梨俩人打配合。

    科技城建成,原本预计给

第572章 要干大事啊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